






生活在酒店裡...看透這裡的人生百態
看完了《情流戀屋》,覺得比《觸不到的戀人》拍得更好。對於跨時空的故事,尤其是電影,我總有一份難言的情意結。首次看《觸不到的戀人》,覺得這故事十分新鮮,透過一個信箱,把相距兩年的男女聯繫上,很欣賞這點子,全片滲著一份浪漫細味的感覺。
其 實,《情流戀屋》拍得比《觸不到的戀人》好是應該的。電影故事的結構已經有了,美國要做的是把它有問題的地方改良吧,如加快劇情節奏,沒有了拖拉的感覺。 而敘述時空方面亦較簡單直接,也加重了兩人相遇前的戲份,我那時看《觸不到的戀人》覺得當中互找對方的脈絡很有破綻,但看完《情流戀屋》,發覺一些之前不 太明白或可以反駁的地方都巧妙地填滿了,所以會有一種較完滿的感覺,不會再去挑剔。
主 角方面,俊男奇洛李維斯已是十分討好, 至於珊迪娜布洛...那我寧願要全知賢!哈哈!那湖邊的小屋,韓版那間己很有感覺,當這屋搬去美國後,更是散發出一種懾人的優美,寧靜的湖面、滿室陽光的 玻璃屋、可愛的小狗、充滿大自然氣味的冬日,每當畫面上出現這屋,一顆心已經飛進去了...這簡直是Dream House,如果可以讓我住一星期,啊,即使是一天也好!
至於結局,看《觸不到的戀人》時,我以為又一定是悲劇收場,這是韓片的定律,兩個只能活一個嘛!想不到原來死不了,真是出乎意料!當看《情流戀屋》心也知道結局大約會是怎樣,預計之內的結局,確是少了一份驚喜,不過,這結局卻浪漫而甜蜜,反而喜歡多一些。
有沒有可能拍一種這樣的結婚照:手拿著吸塵器、尿布、奶瓶和鍋鏟洗潔精!
聽來好像荒謬;然而,這是最寫實的「婚姻」。
難怪那些已結(過)婚的人會發覺,原來「婚姻」不是自己所想的那回事!
當初是熱戀中的情人,明明剛剛才分手回到家中而已,卻又馬上立刻拿起電話筒,情話綿綿,即使天天談著一件很悶蛋的事情也不會累,而且說得津津有味!愛得濃稠,恨不得每日24小時都在一起,她打一個噴嚏,你巴不得立時在街上給她買一件薄毛衣;愛得濃稠,彼此看對方什麼事情也是好的。
但等到結婚生活,一個星期下來,隱隱開始發覺有甚麼不對。
事實上,「婚姻」是一點也不浪漫。一切問題總可能是從洗手間開始。
首先是用牙膏的習慣。他從小到大,用完牙膏一定要把蓋子蓋上;但是,她用完牙膏卻從來不這樣做。冬天的時候,牙膏凝結了一小塊,他用力擠,卻又擠出了一大團。他開始心裡不悅:不過一個小蓋子,她為甚麼就是如此粗心?
她用牙膏喜歡從尾端開始擠,因為這樣把擠光了的尾巴一點點捲起來,最終會把每一滴都擠光;他卻不一樣,喜歡在上部開始擠,結果每一次都用剩三分一。她告訴他:可不可以改變一下擠牙膏的習慣呢?他說:他從小就是這樣子,不認為這樣擠牙膏有何不妥。
然後,他發覺小小的洗手盆台,不知何時開始堆滿了她護膚霜、洗頭水、護髮素,大小凡三四十種。他連一瓶剃鬚膏也放不下。
還有那塊廁板……
於是他們有了第一次爭吵。吵得很劇烈,很傷心,也很荒謬。原來從洗手間開始,彼此都向對方憋了一肚子氣;「我的護膚品堆放得多,那麼你在浴盆上晾的背心底褲呢?我用牙膏不上蓋子,那麼你那條從來不洗換發黃穿洞孔的洗面小毛巾呢?」
摩擦總是由洗手間開始,然後深入各處。
結婚前,你以為老婆會是一位賢內助,後來才發現她連荷包蛋都不會煎,老是把它煎成碳,因為她媽從來沒有教,自己也從來沒學過。結婚前,每次她到你的房間,都會幫你收拾衣服;結婚後,一切皆走樣:衣服有十公斤重沒人收,垃圾滿了一大桶沒人倒,桌子上面的灰塵都可以寫字。
女人呢?等到妳嫁給他以後,奇怪?他似乎不太像婚前手上帶的那顆鑽戒一樣sharp,也不像婚前開的那部寶馬車那樣迷人。婚前看起來有錢的又大方的他;婚後才發覺他賺的錢,根本無法足夠他們倆人花費;假若將來有了孩子,根本無法負擔。
「婚前婚後」是兩回事,你說有愛嗎?好像有,但又好像感覺不出來!你說沒愛嗎?肯跟一個像你這樣的人一輩子,天天作你的洗衣機、洗碗機、烘碗機、縫紉機、提款機,你難道說「不是愛嗎?」
曾經以為世上真有童話式的地老天荒?婚姻不是要找一個可以一起過一輩子的人;婚姻乃是要找一個「人」,然後努力地和對方過一輩子。